人类物质文化的一个发展阶段。考古学者指称以农业、畜牧业的产生和磨制石器、陶器、纺织的出现为基本特征的原始时代。中国的新石器时代一般认为开始于12000年前。中国新石器时代可划分为三个时期:早期为距今12000—9000年;中期为距今9000—7000年;晚期为距今7000—4000年。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,在南方,有年代距今1万年以上的湖南道县寿雁镇白石寨村玉蟾岩遗址、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,以及年代为距今10000—8500年的浙江浦江县黄宅镇上山遗址等;在北方,有距今11000—9000年的河北徐水县南庄头遗址、河北阳原县于家沟遗址、北京门头沟区东胡林遗址、北京怀柔县转年遗址等。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遗址,在南方,有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、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、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等,还有南北交界处的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;在北方,有河北武安磁山遗址、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、陕西宝鸡北首岭下层遗址、陕西临潼白家村遗址、山东滕县北辛遗址、内蒙古东部敖汉旗的兴隆洼遗址等。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存,有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、中原龙山文化、陶寺文化、马家窑文化、齐家文化、大汶口文化、山东龙山文化,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,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、屈家岭文化、石家河文化、薛家岗文化、马家浜文化、崧泽文化、良渚文化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