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石器时代 前10000—前2000年

前2600~前2000年 龙山文化,发现于山东历城。以黑陶、灰陶为主要特征。
标签: 文化

扩展阅读

收起

龙山文化

因1928年在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的发掘而命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。最初泛指黄河中、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。1949年以后,大量的发掘和研究表明,原先的所谓龙山文化,其文化系统和来源并不单一,不能把它们视为只是一个考古学文化。因此,后来根据几个地区不同的文化面貌,分别给予文化名称。一般的分法是:(1)山东龙山文化,或称典型龙山文化,其分布以山东地区为主。它上承大汶口文化,下续岳石文化。年代约为公元前2600—前2000年。(2)庙底沟二期文化,主要分布在豫西地区。由仰韶文化发展而来,属于中原地区早期阶段的龙山文化。年代约为公元前2900—前2800年。(3)河南龙山文化,主要分布在豫西、豫北和豫东一带。上承庙底沟二期文化或相当这个时期的遗存,发展为二里头文化。年代约为公元前2600—前2000年。一般还分为王湾三期、后岗二期和造律台三个类型。(4)陕西龙山文化,或称客省庄二期文化。主要分布在陕西泾、渭流域。(5)陶寺文化,以前也称龙山文化陶寺类型或中原龙山文化陶寺类型。主要分布在晋南地区。年代约为公元前2400—前1900年。

同时期环境

关键词:
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