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始于西魏的一种兵制。西魏大统年间(535—551),宇文泰以鲜卑部落兵为主体,又广募关陇豪强武装及中、上等有财力的汉族农户,组建一支胡汉混编的新型军队。其组织系统按六柱国——十二大将军——二十四开府进行编制,官兵一律姓胡姓。因设军府以集兵与统兵,故称“府兵”。北周武帝即位后,下令提高府兵的地位,“改诸军士为侍官”,同时扩大征发府兵的范围,均田农户均可从军,并改其民籍为军籍。府兵服役时由军府就地集结,不服役时仍在本乡务农;免除租庸调,轮番服役有一定期限。其地位明显优于前代的军户,士气高,富有战斗力。府兵制前后沿续200年,废止于唐天宝年间(742—756)。